安徽 【切换】
注册 | 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召开2021第五届中国海绵城市国际交流大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2021第五届中国海绵城市国际交流大会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0-11 14:18 来源:安徽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商会 阅读:260 次

2021第五届中国海绵城市国际交流大会方案

一、大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明确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建设海绵城市是改善和修复城市生态水环境,提升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配套,打造“蓝天绿地、水清景美”城市天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国家行动。

“中国海绵城市国际交流大会”作为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服务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品牌活动,至今已分别在南京、北京、青岛、雄安新区连续举办四届。海绵大会是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专业化交流平台;往届大会累计有超过100个地方政府,4000+人注册,近260人专家嘉宾, 220+家专业机构参与大会合作。在行业中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为举办地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以及资源的输入,为企业搭建了一个优秀的交流平台。

二、大会介绍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国务院政策方针指导意见。天津市政府提出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水城相融、蓝绿互映、和谐共生”的海绵城市理念。积极打造天津的生态宜居与智慧发展之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积极探索。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受天津市政府和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邀请,将“第五届中国海绵城市国际交流大会”落户天津举办。本届海绵城市交流大会将作为首届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的重要系列活动,进一步探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修复问题;推广宣传国内外先进理念模式和技术产品,加强海绵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水生态环境、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的大生态领域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服务“水城融、蓝绿汇、天人合”生态型城市建设;助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大会概况

1、指导单位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2、主办单位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

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3、协办单位:

中州智慧水利研究院

山东晶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美华水利协会

 

4、承办单位: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

北京金建经济技术服务公司

建企联(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中鹰北斗(天津)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5、拟邀媒体:

中国建设报、中国建材报、建筑时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科技日报、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中国园林杂志等

6、举办时间:2021年 6 月 25 日(星期五)上午

7、举办地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

8、大会主题: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修复

9会议规模:300人

四、拟邀致辞及演讲嘉宾

樊友山  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

黎昌晋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

市工商联主席

郁  亮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会长、万科集团董事会

主席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

中心主任

王家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

龚巧玉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发

展经济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冯忠超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

副会长,山东晶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伯特?G?特拉弗 美国维拉诺瓦大学土木工程Edward

A.Daylor讲席教授,美国水资源工程师研究院前任院长

    苏雨明  美国水资源工程师院资格工程师/奠基成员

五、大会议题(拟,根据具体出席嘉宾而定)

1、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以及总结与回顾

2、基于监测与模拟技术的海绵城市一体化管控平台

3、国家试点海绵城市旧城区海绵化改造技术路线和商

务方案

4、海绵城市建设用建筑材料、透水混凝土技术及其规

范标准

5、城市可渗性生态道路建设新技术

6、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与智慧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建设

融合案例

7、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践中技术重点、难点和技术创

新及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

8、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的协同策略

9、城市水环境问题与雨水管理

10、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11、“水安全、水景观、水生态”不同组合模式下的海

绵城市河道整治与岸线设计

12、海绵城市管理相关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与应用

六、会议内容

1、领导致辞(主承办方有关领导)

2、主题发言(院士、海绵城市专家)

3、圆桌对话(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难点问题,邀请院士和专家上台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和智慧)

4、颁发聘书(聘任有关院士和专家为商会专家,并颁发聘书)

七、参会代表

1、大会将邀请国内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包括住建、环

保、水务、市政、交通、园林管理部门与机构代表;

2、国内外海绵城市和基础设施有关的咨询顾问、规划 

    设计、工程施工、投资管理、运营维护、技术设备供应等领域企业和单位代表;

3、国内外环境治理、水处理、给排水等相关企业代表;

4、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科研人员;

5、相关领域商会协会等行业服务机构以及相关行业及

社会媒体;

八、联系电话:

1、商会秘书处:韩 雪 13611307800

2、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

张仲玲 13801084406  孙  旭 19933319933

吕景光 18020039088  魏明显 13636607080

孙  凯 13940525300  于 荐 13552942686

 

九、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建筑博览会简况

1、建筑科学大会暨博览会概况

为全面践行建筑行业新发展理念,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学研用高端交流对接平台,引领行业发展,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将携手中国建筑业协会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4-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共同主办“全产业、大规模、高起点、高品质”国家级展馆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

首展将作为致敬建党100周年的实际行动,是遵循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国家会展平台。首展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改变中国面貌”重要论述,全面展示建筑领域“十三五”成果,开启“十四五”规划新篇章,落实国家战略的使命与担当。

2、“前沿设计与技术创新成果”展区概况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建筑师负责制的推行、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是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前沿设计与技术创新成果展区”以“融聚设计,创变未来”为主题,依托展会这一建筑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端交流对接平台与行业创新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孵化平台,为国内外最具创新力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企业、建筑师、设计师、科研机构、高校等搭建全景舞台,为建筑设计及创新产业提供链接融通、共生共赢的平台,完整呈现建筑设计艺术的魅力与建筑产业最新技术。

展会聚集建筑全产业链专家学者、品牌企业、设计院所、科研机构,结合中国建筑科学大会专业的主题论坛和丰富的体验活动,分享国内外建筑行业新理念、新发展与新实践,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顶级盛会。

3、展区亮点

(1)以建筑设计为驱动,助推产业链价值重塑

联动多方资源,打造建筑师、工程单位、开发商及建筑产品及解决方案企业的一站式、多样化顶级对接平台,汇聚前沿设计理念及待开发项目等,通过场景化展示及目标客户定向邀请与精准对接,实现项目落地转化,打造合作共赢的行业生态。同时,发挥建筑设计企业对行业在建筑品质提升、建造成本控制及产业链整合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多元化发展升级赋能。

(2)技术与市场双引擎,打造建筑科研成果转化高地

拟邀中国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创新机构,汇集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全资源最尖端技术研究成果,实现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帮扶成果到产业的顺利转化,助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其中,天津大学“中国国际太阳十项全能竞赛”参赛作品“R-CELLS太阳能生态房屋”预建造版本将率先在展会现场展示并运行。

(3)全产业知名品牌齐聚,优质资源共享

展会携手中建八局、上海建工、华为、同方等行业百强企业及知名品牌,汇聚绿色、智慧建筑产业链企业最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汇集相关行业终端用户,共享展会15万+优质业主单位、百强房地产开发商、国内顶级施工工程单位及行业协会等专业观众资源,实现零距离产业链互动,拓展业务渠道。

(4)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典范

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规划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作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将依托自身强大资源,邀请参与雄安新区顶层设计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分享雄安新区建设中的新理念、新技术及新应用,为参展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增长机遇、合作机遇,共同服务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建设。

(5)行业高端学术峰会,洞见建筑前沿趋势

前沿设计与技术创新成果各主题展区与中国建筑科学大会论坛深度联动,聚集众多院士、大师、国内外知名专家及行业大咖,展望全球建筑设计前沿趋势与最新实践,为建筑设计师及科研机构提供权威、专业的学习交流平台。